「爺爺,請您好好得走,謝謝您這段時間當我們的老師,現在您身上已經沒有病痛了,奶奶和孩子們也都在身邊,不要害怕,放心的離開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居家安寧照顧的護理團隊,在臨終者身邊緩緩說著。
不同於在院護理人員,居家安寧照顧的護理團隊走進居家,讓患者在人生的最後的階段裡,有機會在熟悉的地方與家人好好道別。
從105年開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開始推動居家安寧照顧以及相關的居家醫療,對醫生、病患來說,開啟了另一條安寧醫療的選擇。
高價值的醫療應以病人為中心
早在黃勝堅在臺大金山分院擔任院長時,居家醫療就已建立完整模式,或許,郊區型態的居民感情聯繫較緊密,又或者是醫護人員所帶給大家的信任感,讓這個敏感的議題,在市郊地區逐漸被接受。
不過,同樣的模式在都會型的臺北,推動起來便不如金山來得順利。最大的原因,都會地區交通便利,許多人認為到醫院不遠、不麻煩,又或者有一些隱私上的考量,便不願接受居家醫療,但是,這些想法往往是源自於病患的家屬,而非病患本身。
黃勝堅說,真正有價值的醫療,應該是以「人」為中心。他看過太多接受「死亡套餐」的患者,從119急救電話到急診室,再從急診室進到加護病房,病危時,又要承受各種電擊、心肺復甦術,種種醫療行為都是以「醫院」、「醫療急救」為出發點,如果今天患者選擇在家中離開,是否就能減輕這些後續不必要的痛苦呢?
不斷溝通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
當病人住進醫院後,若想要回家從事居家醫療,在出院前,家屬就應該要有共識,確定患者回到家後,是否有人力以及能力可以照料;再者醫院端也會提供出院的評估,深入了解病人本身與家人身心靈的需求,以及所遇到的種種困境,給予各項適時幫助,這種病人、家屬與團隊的互動,以夥伴關係所創造的正能量,就是所謂的「價值」。
醫護人員的訓練,黃勝堅同樣鼓勵醫生,要明確將患者的病況告知當事人,並安撫家屬反反覆覆的情緒,針對各個個案類型,更是頻頻考驗醫護人員的專業度。身為聯合醫院居家照顧師謝麗君說,患者回到家後,醫護人員會教導正確的照顧方式,並提供緊急專線,與家人共同討論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分享處理方式。
例如癌症末期患者回家後,醫療團隊會帶著照顧者做一次照顧流程,例如擦澡、餵食、嗎啡劑量的給予等等,並提供24小時專線服務,避免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照顧者過於緊張而沒有做好,必要時,醫護人員也會到現場協助。
相較於醫院的安寧病房,主要是針對末期、急性期,各種緊急的病況;居家安寧則是傾向於維持患者的身體機能,保有最舒適的狀態,並與家屬建立共同照護的醫病關係,這些需求在出院之前,便有專業的護理人員會全部模擬、執行一次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加上上述回家後的帶領教導的動作,讓家屬更加安心。目前全臺北市有使用居家醫療服務者,約有2000多位。
回家,心就安了
黃勝堅憶起有位肺癌末期的病人,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當醫生告訴他的生命即將邁入終點時,他在猶豫是要待在醫院還是回到修行的地方。醫生告訴他:「如果想要走得很自然,就回到想去的地方吧。」回到精舍後,原本每分鐘跳動100多下的心跳,掉到了70幾下,這代表他心安了,甚至已經準備好面對死亡,放下種種驚嚇、焦慮的心情。
臨床上也見到不少個案,回到家後使用嗎啡的劑量比在醫院還要少。黃勝堅常常比喻,生命就像一盞燈,當累了需要關燈時,若又強行將燈打開,要怎麼安然休息呢?當離開的那天,身上一條管子都沒有,捨棄了各種維生系統,有的只剩曾經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尊嚴,而居家醫療的開啟,便是那一個的尊嚴之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