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來到了9月份,到了月底,即將進入二十四節氣的「秋分」,象徵夏天的結束,秋天的到來。此時,早晚逐漸出現涼意,溫差也越來越大,在此時,站在中醫的角度,我們應該如何照顧、調養自己的身體呢?
收斂的季節
三軍總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耑至表示,中醫傳統醫學聖典《黃帝內經》中提到,養生的原則,應該順應著自然界的變化,調整人們在四季中的生活、起居、飲食等。
一年之中,四季的陰陽交替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代表著春天陽氣上升、夏天陽氣最長、秋天陽氣減弱、冬天陽氣收藏。自然界的萬物,經過了一個夏天旺盛的生長後,於秋天已趨於成熟、豐收,平靜且等待收成的時候,而此時,也是為了寒冷的冬天做準備。陳耑至醫師補充,隨著季節的變化,氣候又分為六氣,包含風、寒、暑、濕、燥、火,而秋天的主要氣候,就是「燥」。
順應天氣變化,盡量早睡早起
由於,秋天的主氣為燥氣,雖然天氣比起夏天,是涼爽、舒適了不少,但隨著空氣中的濕度下降,容易出現皮膚乾燥、眼乾、唇乾、口乾等情形。陳耑至醫師指出,秋天的燥氣會使人心煩意亂,心浮氣躁,覺得渾身都不對勁。
在四季中,春天、夏天由於天色暗得比較慢,建議要夜臥早起,但在秋季之時,大家便應該養成早臥早起的習慣。因為,秋天屬於收斂的季節,天地之地開始收斂,人也要收斂,不可再向外散,同樣的道理,情緒上的起伏,也要漸漸收斂緩和,安神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