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好幸福

請先登入會員!

登入會員您可享有以下服務


收藏喜愛內容

參與專屬活動
立即登入
X
首頁 > 幸福故事 > 專家開講 > 除了笑,我們什麼也沒有了

幸福故事

除了笑,我們什麼也沒有了

撰文/陸鶴齡、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關鍵字: 勇氣 笑容 宿命
字級:
加入收藏

九州大地震再一次給日本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大量死傷者,無數房屋倒塌,餘震頻頻襲擊,加上狂風暴雨。正所謂禍不單行,但我們從電視上看到,災區的日本人民個個沈著、冷靜。

人們扶老攜幼,共享一鍋飯,同飲一瓶水,秩序井然。沒有人搶天呼地,沒有人怨天尤人,沒有人痛哭流涕。只有默默的搶救、搶險。淡然鎮定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國民素質,受到全世界的讚嘆!

人們不禁會想,面對天崩地裂的自然災害,一瞬間就失去了美麗的家園,為什麼日本人會如此處亂不驚,無懼無畏?

 

眼淚不能帶來希望

回想起五年前,福島的那場大地震,大海嘯。有過一個感天動地鏡頭。一位曾在福島縣當過英語教師的美國人,在海嘯過後一個月,回到了現場。他想親眼看一看這塊遭遇了浩劫的土地上,人們如何在生活。一望無際的淒涼,到處是斷垣殘壁,三三兩兩的人們在碎磚破瓦裏尋找親人的遺體、遺物。那情景催人淚下令人動容。這時,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老太太,坐在一根石條上。「老太太,妳好嗎?」他上前一步打招呼。「哈哈,妳看看」老太太用手指指背後,真的,那裡連像樣的廢墟也沒有,片瓦不剩,一片荒蕪。「都被沖走啦!妳看看,除了笑,我們什麼也沒有了。」

是的,那種在無奈中透露出的不屈不撓和樂觀,使人們堅信,只要留著笑,什麼都會有的。海嘯可以沖走一切,但沖不走日本人骨子裡的笑,日本沒有眼淚。老太太的話,不禁使我們聯想起二次大戰結束時,發生在德國的一個故事。有一位記者,踏進了被戰爭摧毀了的柏林,看到的是一片破落悲慘的情景。這樣的人民還能重新站起來嗎?戰爭的復興是可能的嗎?他抱著疑問穿過一個個街區,終於看到了讓他震驚的一幕,在一個被炸彈炸毀了的破屋子裡,主人用空的炮彈殼盛滿了水,赫然插著一捧野花。一個在如此艱難困苦中,仍然不忘鮮花的民族,一定會重新站起來,他相信這個民族是有希望,有未來的。

這個故事,今天在日本重演了。不過,這不是戰後的復興,而是面對自然災害的挑戰。日本人民早就已經像德國人民一樣,用自己的雙手,不但實現了戰後的復興,還把日本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經濟強國。日本人所生活的這個海島,自古以來就是多災多難的。火山噴發、大地震周期性發生。日本人民養成了安天樂命、堅強樂觀的民族精神,他們懂得眼淚決不能給人們帶來希望。

 

勇敢面對宿命

既然與自然災害共存,是一種民族的宿命,那麼,要求得民族的發展,只有靠民族的團結和勤奮,才能在苦難中看到未來,看到光明。日本人的祖先不斷地把同自然災害鬥爭的經驗鄭重地留給後代。例如,岩手縣大船渡市吉浜地區,有一個「奇蹟村落」。這個村子有1400多人,居住在一個山坡之上。在山坡的半腰,立著祖先留下來的石碑,上刻著:我們的子孫後代絕不可在此石碑以下蓋房居住!因為一百多年前,祖先們已經為此付出了很大的犧牲。子孫們遵循了祖宗的遺訓,結果這次大地震大海嘯中,除了一個人在山下遇難之外,村裏沒有他人犧牲,沒有房屋受害。

日本人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來研究地震,他們對地震的研究走在世界先頭。他們幾乎掌握了整個國土上每一條活動的地震帶,盡可能地對地震作出預報。這次熊本大地震,在震前數十秒,人們就接到了地震的通報,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員傷亡。

這些努力都不會白費,都在災害來臨時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既然是一種宿命,那就勇敢地面對。我們同情日本的受災者,我們聲援英勇無畏的日本人民,只要留有笑聲,日本人民就會立於不敗之地,期盼日本人民的災後復興。

 

本專欄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上一則 看更多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