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好幸福

請先登入會員!

登入會員您可享有以下服務


收藏喜愛內容

參與專屬活動
立即登入
X
首頁 > 幸福故事 > 人物特寫 > 藝術這條路,沒有退休的一天—王惠汶

幸福故事

藝術這條路,沒有退休的一天—王惠汶

撰文/林玫妮、攝影/張紋豪、圖片來源/王惠汶、shutterstock
關鍵字: 書法 藝術 奇美醫院
字級:
加入收藏

 

有沒有一件事,能夠讓人做一輩子,縱使退休了,仍然努力不懈學習與執行呢?

居住在府城臺南的女書法家王惠汶,即便早已從幼教業退休,但仍致力於畢生最愛的書法,並融合國畫、水墨畫等藝術,造就出一幅幅令人驚豔的作品!對她來說,從事藝術這條路,永遠沒有退休的一天,就算已過60大關,她依舊不厭其煩的學習新事物,充實自己,並認為人生中能有一件使命之事,是何等的幸運。

 

40年的教育之路

▲王惠汶與學生合影(右二)

王惠汶老師字今研,今年65歲的她,致力於幼教業約30餘年,曾經擔任教師、主任、園長等職務,在此期間就已開始從事書法教學。3年前退休後,她選擇繼續教書法,與筆墨為伍。

從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使王惠汶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基本的楷隸打好基礎,又遍訪名師、拜師學藝努力鑽研各類字體,成就了今天在墨壇的地位。時至今日,她仍在臺南二中美術班、臺南各大里民活動中心授課開班,希望能將自己的才能,傳遞給後代的子子孫孫。

此外,好學的她,擔心若沒有持續學習新事物,筆感會消失,故在4年前開始,每週六從臺南隻身北上,至臺灣藝術大學在職專班上課,今年已順利修完學分。面對許多年紀比自己小一輪的同學,王惠汶不但不感到尷尬,反而加倍認真,她期待能從各種新知中,學習到能與書法融合的藝術,讓揮毫創作更上一層。

 

融合水墨畫的絕美藝術

▲以行草撰字,水墨為畫,亦字亦畫的創作,讓作品更為活靈活現。

除了在字體上做揮毫外,近年來為了使作品更加精緻,王惠汶開始加入一些國畫、水墨等元素,如上圖「牽牛花中堂」,以豪放的草書字體撰寫,完成後添加紫色彩度,象徵牽牛花的樣貌,呈現出「似畫非畫」、「似字非字」的特殊感,帶給觀賞者新奇的感受。

王惠汶說,不論是寫字還是繪畫,在創作前她一定會先鑽研古文,並深入意境,了解文中想要傳達的事物,從中體會。她認為,唯有如此才能抓到精隨,同時將作品完美的展示出來,這是她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不間斷的自我訓練。

 

學生出眾 感念在心

▲奇美醫院皮膚科主任賴豐傑,也是王惠汶的眾多學子之一。

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王惠汶碰過不少志同道合的學生,以奇美醫院皮膚科主任賴豐傑為例,雖然每天穿著白袍忙碌於病患之間,但仍堅持每週五固定到王惠汶的書法班報到,如今已邁入第6年,期間辦過各式聯展,並以行草做為鑽研的字體,十分用心學習。賴豐傑說,從醫的工作很緊迫,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只有在寫書法時能自我控制時間,想寫多久都不是問題,是個良好的舒壓管道。

另外,王惠汶亦擔任臺灣臺南看守所書法班教誨師,數年前有位受刑人參加司法部辦理的全國受刑人書法比賽,得到第一名的成績,心存感念。或許,書法的確有讓人心平氣和,拋開世俗的意向存在。

 

秘訣:想像打太極的感覺

聽許多書法家說明,寫書法時就好像將全身的氣都運到手腕上,一筆一畫、聚精會神的完成每一個字。聽起來似乎很玄,王惠汶表示,寫書法就像打太極,跟著呼吸,將全身的氣凝聚在身體的各個角落與四肢的末梢神經,這種抽象的感覺,正是練就一手好字的重要秘訣。

此外,王惠汶也強調,寫書法能夠使心情放鬆,訓練耐心,有些個性焦躁的人,開始接觸書法後,變得越來越穩重;而她本身認為,長年習字的過程中,使她的頭腦十分靈活,記憶力也更好了。

 

藝術之路 沒有盡頭

▲於雨傘上撰字作畫,也是書法藝術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針對退休族,王惠汶老師建議,若想學習書法,可從自己喜歡的字體開始學習,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去鑽研基本的楷隸,人生過百,心情理當放鬆,從有興趣的地方,會更容易上手。

同時,王惠汶認為藝術這條路,不會有退休的一天,未來她會繼續傳授書法的精髓,時時補充新知識,擴充領域,持續在豐富的藝術殿堂中揮灑。


★王惠汶小檔案:
出生│1951年9月
經歷│臺南師院畢,幼稚園園長退

上一則 看更多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