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好幸福

請先登入會員!

登入會員您可享有以下服務


收藏喜愛內容

參與專屬活動
立即登入
X
首頁 > 幸福故事 > 人物特寫 > 飛將好手,100%精準的戰鬥人生

幸福故事

飛將好手,100%精準的戰鬥人生

撰文/渡鴉、雪球、圖片來源/嚴明、吳康明、shutterstock
關鍵字: 人生 空軍 飛行
字級:
加入收藏

一位是前國防部長嚴明、另一位是經國號戰機首席試飛官吳康明,長達30年以上的空軍人生,在天空中歷經了無數次與死神的交錯,每次訓練都要求100%的準確率,差一步,即有可能釀成大禍。

退休後,回頭看從來的每一部戰戰兢兢,有歡笑、有淚水、有快樂、有辛苦,種種畫面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珍貴風景。

 

萬中選一的飛行員

嚴明說自己從空中幼校開始,到了要進空軍官校時,原先200多位同學,大約只剩百來位。官校再來一次,這次又對外找了百來位高中生,經過四年後,再被刷了一半掉,只約百位有資格去學飛行。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到了少校或是上尉階段,大約又有一半的人被淘汰。然後再繼續前進,又有約一半的人出了意外或是另有生涯規畫,所以飛行員真的是萬中選一。

 

線控精準

吳康明說戰機和人生的發展一樣,就是要愈來愈精準。如果做一件事情中有十道手續,每次過程中都有10%的失誤,最後成功率就降到只剩0.35,如果每次都有50%失誤,最後成功率只剩下千分之一。

這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簡單的事情一定要能夠百分百的完美,最後經過十道或是二十道手續後,也許才可以勉強達到95%或是98%的成功率。

在發展經國號戰機前,臺灣空軍的飛機都是非線控,簡單來說就是在人操控到機械反應上存在一個可觀的時間落差。開過渦輪增壓汽車的人應該都知道Turbo Lag,溫度過高時,渦輪增壓引擎就像是大力士沒吃飽使不出勁來。改由線控操作就能克服這種時間差,幾乎是操作和機械動作可以做到同步處理,對於飛機的操作精準度就可以大幅上升。

 

IDF、幻象、F16 三足鼎立

現在只要提到經國號戰機,幾乎就會聯想到吳康明和伍克振這兩位將軍。

很多人並不清楚,其實經國號IDF戰機已和幻象,F16一樣都是空軍的主力戰機。過去陳水扁總統在擔任立委時曾戲諷IDF就是「I Don't Fly」的縮寫,一度讓軍方十分尶尬。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過了,現在IDF戰機反倒成為一個珍寶,當時美方不想賣新型戰機予臺灣,幻象也無著落,自製和美國技術的暗助,反而讓臺灣戰機從傳統著重機械手感操作,走上線控精準數位化的新紀元。

吳康明回憶說,伍克振沒來及看到這一切,但他的英勇堅持修補了IDF理論設計和實際操作的落差。吳康明說人生就是想的和做的總是有差距,誰有行動力能讓這差距縮小,誰就愈是精準,發生失誤的機率就比較小。

 

動態處理

過去受民航出身的機長,最近都要重回補訓。因為美國飛安單位發現過度依賴模擬器和電腦判斷,可能在飛機遭受異常變故時,會產生嚴重判斷失誤,所以要求很多只接受民航訓練機長們回去補課。

吳康明自己也是重大飛安事故判斷各方請益專家,他說其實在正常和不正常操作區中,有重疊的部份,過去很多民航出身的機長比較碰觸這交集部份,反觀戰鬥飛行員在飛機操演上各種狀況的推移比較普及,危機處理時的經驗也較豐富。比方說有時必須要將電腦完全關閉重新改用手動模式的操作,這種能力可能非一朝一夕之功。

 

可怕的靜默

▲圖為吳康明賢伉儷。

對空軍飛行員的眷屬,最惱人的並非是飛機起降的隆隆聲,或是飛機低空飛過的低鳴吼聲,真正可怕的是靜默,尤其是突然間的靜默,所有的家屬的心就被糾纏著,心跳加速著。

吳康明說,自己有兩次死裡逃生的經驗,在臺銀上班的太太就要求自己要在結束飛行後,立即打電話,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沒打,太太就會說她根本就無法好好上班,整天都草木皆兵,不敢接電話,每次接到同事轉接過來指定要找自己的電話,都非常害怕。

太太說那種等電話令人崩潰心情像鐵達尼號碰撞冰山一樣,無法避免快撞到時最是恐怖,因為不知會如何,至於撞到了,就木然並且全然絕望了。

上一則 看更多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