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掀起赴美開創事業的浪潮,許多華人紛紛西移發展,鄧海珠正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名,大學畢業後,便前往美國,一待就是30幾個年頭。
舉凡報導撰寫、英語教學、木吉他演奏、手作料理,都難不了鄧海珠。在美國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她總能在每個階段中,找出一件事情做為理念目標,並且持續學習、向前衝刺,如今則過著豐富有趣的退休生活。
文字記者的使命
剛到美國的時候,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的鄧海珠,選擇了本業,前後擔任過臺灣聯合報與美國世界日報舊金山記者,成天與文字為伍。
某天,她發現身邊的華人朋友,因缺乏環境的訓練,對於開口說英文有一定的困難度,因此,她便決定用簡單、幽默的方法,出書教導正確的英語學習方式;此外也寫一些幽默的散文或矽谷高科技報導,共有10幾本膾炙人口的著作。
每年11月,是鄧海珠固定返臺探親的日子,由於身體已習慣北美乾爽的氣候,而臺灣也只有在此時較類似美國的天氣,每趟總會待個1至2個月。除了與家人朋友團聚之外,還會到民生社區的圖書館走廊辦小聚、教英文,每次都會有12至15位同樣身為退休人士的學生,大家一同虛心學習,對鄧海珠來說,這樣的付出別具意義。
人人都可是表演者
在鄧海珠40歲那年,偶然接觸到木吉他,進而愛上了那沉穩、充滿磁性的音調,便毅然決定開始學習木吉他,當時她只覺得,即使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快速的領悟,但只要平常多練習,花個20年的時間,總可以學會了吧!
這幾年,她搭上了其他同好的樂團,擔任吉他伴奏、演唱者的角色,專演奏60、70年代的美國民謠,或是臺灣70年代的校園民歌。現場許多退休的華裔人士,前來共襄盛舉,偶爾會帶上其他的朋友,令鄧海珠驚訝的是,西方人對羅大佑的音樂,竟也有著高度興趣。
自己過退休生活也不差
自從2年前正式在文字上退休後,鄧海珠對於生活上的安排,可說是一點都不馬虎。除了每年固定和家人在美國境內或國外的旅遊、11月份返臺探親之外,有時間她仍然會寫作,分享英文中的奧妙或生活上趣事;或者跟朋友出遊、聊天、唱歌、攝影,最近則是開始學做菜,要求自己把菜做得津津有味。
問鄧海珠這樣豐富的生活,先生也會共同參與嗎?她笑說:「我先生和我的興趣完全不一樣,他是一個喜歡靜態物品的修理狂,對於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有一套自己的思維,和我大不相同。」雖說如此,兩人仍舊會一起出遊散心,即便多半的時間是各做各的喜好,但鄧海珠認為,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圈,其實也不賴。
持續有新的目標
「如果沒有夢想,就會不太舒服。」鄧海珠認真的說。她覺得,不管怎樣,退休後都要有一個目標,像自己只要完成了一項任務,就會想之後還要做些什麼、學些什麼,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必須要有某些新的點子,才能使生活更加精采。
因此,她鼓勵退休的朋友們,有想要做的事情,或者年輕時因為家庭、工作而放棄的夢想,當有的更多的時間,就應該積極向前衝刺,「因為人生只有一回,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
★鄧海珠小檔案
出生│1953年4月
經歷│舊金山世界日報記者、聯合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