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中風救治,比大腸癌還要棘手」,是許多臨床醫師的心聲。
臺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惠中表示,如同腦中風一樣,腸中風是腸道的血管發生血栓與血液受阻,造成缺血性的腸壞死。簡單來說,就是腸子無法得到氧氣和營養而壞死,只是病徵是由腸子反應而出,屬於全身性的血管病變。若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急救,將引發致命危機。
腸中風的位置分為上腸系膜動脈與下腸系膜動脈。前者是將血液供給小腸的動帶,因管徑較小容易堵住,或是產生血栓卡住動脈的源頭,使小腸壞死面積大,疼痛的部位靠近肚臍周圍;後者位置靠近大腸,若血管堵住,會促成大腸裡面黏膜壞死,症狀多以下腹痛、血便表現。
不易早期發現
葉惠中醫師解釋,由於腸中風多半發生於年長者,或有其他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些人甚至是長年臥床,無法言語表達不適,加上症狀多以腹痛、血便呈現,讓腸中風早期並不容易發現。
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通常是原本都好好的,腹部突然來了一陣劇烈的疼痛,需要到緊急送醫的程度。葉惠中醫師提醒,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各種三高、糖尿病患者更是隨著年紀相繼出現,因此當上述族群有相關症狀時,建議先於門診時請醫師進一步檢查,預防腸中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