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好幸福

請先登入會員!

登入會員您可享有以下服務


收藏喜愛內容

參與專屬活動
立即登入
X
首頁 > 幸福故事 > 人物特寫 > 退而不休的高壓氧名醫—牛柯琪

幸福故事

退而不休的高壓氧名醫—牛柯琪

撰文/林玫妮、攝影/張紋豪、圖片提供/牛柯琪
字級:
加入收藏

 

如果能有一件事,能讓人無悔地投入所有心血,持之以恆的精益求精,並從中找到樂趣與助人心得,是不是也算是一種幸運呢?

對於奇美醫院永康院區高壓氧治療中心特約醫師牛柯琪教授來說,的確有這麼一件事,不管再忙、再累始終在背後推著他持續向前努力求精,即便已符合退休資格,他仍然決定留在高壓氧醫學領域繼續將之發揚光大(什麼是高壓氧?),心甘情願的將退休人生奉獻其中。

 

赴美深造 成就高壓氧先驅

▲當年26歲,穿著深海潛水衣準備接受嚴格挑戰的牛柯琪。(圖/牛柯琪)

70歲的牛柯琪,他的一生彷彿就是臺灣高壓氧醫學史的縮影。

民國61年自國防大醫學院醫科畢業,牛柯琪即被派遣至美國華盛頓接受潛水與潛艇醫學訓練,身歷其境的深刻體驗,讓他明白海底氣壓及深海環境帶給人體的影響,並取得美國海軍深海訓練中心潛水醫生及深海潛水作業雙重合格簽證。

回國後,他於海軍總醫院成立了潛醫科,設置全國第一套醫療用高壓氧艙系統,提供了潛水減壓症以及臨床上各種高壓氧治療,除了幫助軍方特殊的訓練和醫療外,許多長期與「海水共存」的漁民、潛水人員也因此受惠。

經過6年的臨床醫療,他與當時的海軍總醫院整型外科主任楊振,更攜手證明了高壓氧治療可有效提高嚴重灼燒患者的傷口癒合力,以及降低感染機會,進而提高患者存活率。這項研究,當年不但登上美國國際海底醫學會醫學會刊,更被審核為高壓氧治療的第12項適應症。

事實上早在26歲自深海中心畢業後,牛柯琪就一直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再次赴美深造、帶回最新醫療科技,而40歲那年他的人生出現了契機。

 

退而不休的從醫人生

民國70年代,台灣政府開始著重於高壓氧醫學發展,牛柯琪再次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研讀高壓生理學,以4年半的時間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牛柯琪笑說:「決定去念博士,是重要的轉捩點,畢業回國後才深刻了解世界之大、學問之深,有了這段經歷,個性也變得比以前更沉穩更謙虛,希望能將自己的學問、技術發揮在高壓氧醫學上,來造福社會人群。」

因此,面對65歲時第一次退休,他決定繼續從醫,與奇美醫院團隊共同合作幫助更多的病患。

 

醫事:接力賽跑

不僅在學術研究的貢獻,行醫超過35年的牛柯琪,也是病人口中的好醫生。

他回憶起某星期六上午,醫院出現了一名62歲的男性病患,發燒、會陰部紅腫,經診斷顯示抵抗力衰弱、細菌感染擴大,血糖瀕臨失控邊緣,確認為「壞死性筋膜炎」患者,準備當日傍晚先由外科醫師率先進行筋膜切開及引流手術後立即予以高壓氧治療。

當晚,牛柯琪回到臺北正準備和家人吃晚餐時,接到醫院的電話,表示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困難症狀,有初期敗血症的徵象出現,須要立即實施氣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機幫助吸呼,當下他立刻搭上高鐵趕回臺南,將病患送往加護病房,避免病情繼續惡化導致敗血症。接著,便進行第一次筋膜切開及引流手術,手術後第二天早上立即予以高壓氧治療,清除敗血症所產生的致命毒素。手術期間,牛柯琪細心翻閱該病患就醫病史,發覺該名病患本身應有心臟的隱疾,他曾接受過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經檢查後發現心臟功能竟只剩40%,於手術後第三天緊急會診心臟科醫師,才搶救回這條寶貴生命。該病患經數次擴創術和補皮手術及每天高壓氧治療20天後痊癒出院。

這次的經歷使牛柯琪深刻體悟到,做為醫生,每下一個決定,都關係到病人的生死,如何在緊急情況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團隊間的默契與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如今70歲的牛柯琪仍覺得身體、活力飽滿,對他來說,還能持續奉獻人生經驗,這就是行醫中最開心的事。

上一則 看更多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