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好幸福

請先登入會員!

登入會員您可享有以下服務


收藏喜愛內容

參與專屬活動
立即登入
X
首頁 > 幸福故事 > 專家開講 > 獨立財務顧問是解決金融業利益衝突的一帖良藥?

幸福故事

獨立財務顧問是解決金融業利益衝突的一帖良藥?

撰文/財商教育實驗室 站長 吳志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字級:
加入收藏

從踏入獨立財務顧問(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er, IFA)產業至今,一轉眼已五年多,覺得是時候寫篇文章,提供一些方向給想進入這個領域的朋友們。

 

協助家中理財的經歷,發現金融業利益衝突的嚴重性

在大三的時候碰到金融海嘯,向母親借錢開始投資小有成果。於是接手處理母親在銀行購買的基金,發現理專竟然建議每月定期定額投資6萬元,全數投入一檔股票型基金,而沒做資產配置分散風險。也未考量家庭財務目標與現金流狀況,扣不了多久帳戶就會沒錢,無法達到定期定額策略,分散投入時間點的用意。不知道是專業度不足,還是另有目的?讓我打了一個大問號。

在當兵時期,拜讀到劉鳳和老師的《平民保險王》一書,我才驚覺原來保險的商品差異非常大!而且90%的人都買錯了保險,不是買低保費、高保障的定期型保險,多半是買終身型甚至是還本型保險,以致於921大地震時,罹難者平均理賠金額只有120萬元;臺南大地震時,平均理賠金額似乎也不到200萬元。後來檢視全家人的保單,發現購買到的也幾乎都是高保費、低保障的保險...。

讓我覺得更可怕的是資訊不對稱,很多簡單的觀念和知識,是我從大一開始接觸保險公司、保經公司6年都沒聽過的…再加上那些辦公室掛的業績海報,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件數」都不多,顯然整個環境都不是銷售以保障為核心的保險。

感受到整個金融環境的現況與問題,於是我鼓起勇氣寫了兩封E-mail毛遂自薦,因而幸運踏入獨立財務顧問領域至今。

 

收取顧問費為主的制度,較能落實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金融業利益衝突的原因,來自於「收取佣金」的制度。以保險為例,客戶繳交的保費愈高,業務員的佣金收入就愈多。這種情況下,客戶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判斷,業務的規劃是對自己有利,還是符合客戶的需求?

若以銀行投資為例,理專的收入來源為客戶申購基金之一定比例的手續費(例如1.5%),當理專建議要停利或停損時,客戶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判斷,是該基金所投資的市場狀況真的要轉差了,還是多轉換幾次能多賺一些手續費?

而獨立財務顧問,是以「收取顧問費」為主的制度,依據客戶的需求,製作專屬的規劃報告書,客戶能帶著報告書去其它地方購買商品。如同醫師收取診察費開立處方箋,病患可拿處方箋去別處買藥。

如此較能真正落實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並將收支管理、風險規劃、財務目標規劃、稅務規劃…等整合考量,評估資源該如何做妥善的分配。同時把「理財的目的是安心」、「夠用就好」等價值觀傳遞給客戶。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 Jeff Bezos

制度雖然影響甚大,但並非萬靈丹。獨立財務顧問產業若發展起來,人數多了自然什麼樣的人都會有。就像我也有認識幾位在保經公司的從業人員,不顧環境壓力和主管的要求,堅持做「純保障+定期型」的保險,著實令人敬佩。只是比例實在太少,大概不到1%…。

不論身處何處,最重要還是顧問要有良善的起心動念,並且堅持貫徹!要飛往月球,出發的角度差了0.1度就到達不了。期待未來有更多相似價值觀的人願意投入,使這個產業能逐漸成形。

補充:
澳洲最知名的獨立財務顧問
英國最知名的獨立財務顧問

 

本專欄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上一則 看更多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