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好幸福

請先登入會員!

登入會員您可享有以下服務


收藏喜愛內容

參與專屬活動
立即登入
X
首頁 > 幸福故事 > 專家開講 > 白內障改寫了西洋藝術史?

幸福故事

白內障改寫了西洋藝術史?

撰文/ 台北市博仁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圖片來源/大盜美術、shutterstock
字級:
加入收藏

喜歡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的朋友,可能對於一些人批評其1922年所畫的「日本橋」是「通往煉獄的路」很反感,但我不得不說,和他1899年所畫的同一座「日本橋」相比,確實是令人有天差地遠的感覺。擁護莫內的人會說,這是他為了顯示自己身上那股藝術家「不屈不撓」的生命力,將現代主義的精神推上最高峰。

▲(上圖)1922年,日本式步橋The Japanese Footbridge。/(下圖)1899年,吉維尼的日本橋及睡蓮池The Japanese Footbridge and the Water Lily Pool,Giverny。圖片來源/大盜美術

 

 

莫內的印象派VS. 野獸派

▲印象派大師莫內(Claude Monet)

 

看到這些評論,我並沒有辦法認同,因為讀了莫內的相關傳記,我覺得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他的視力由於「白內障」而受到損害,讓他印象派的畫風逐漸變成有點像馬蒂斯的野獸派了。

莫內視力的退化,可能和他長期喜歡在大太陽底下畫畫有關,1912年起就有記錄其視力開始惡化,有眼科醫師診斷他為白內障,只是他沒有考慮手術治療,抑或是說,他怕手術不成功,斷送了之後的繪畫生命。無論如何,1923年之後,他接受了兩次白內障的手術,而那幅火紅如煉獄的「日本橋」,正是手術完成的前一年。

聽了我的故事你一定懷疑,現在白內障的手術如此簡單,幾乎不需要住院就可以輕鬆完成人工水晶體置換,莫內何必如此痛苦呢?但不要忘了,如此輕鬆寫意也不過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白內障手術的進化

人類對於白內障的記錄有超過三千年的歷史,而第一次有關它的手術治療,大約可以追溯到西元前6世紀的印度,當時的醫師只能用尖銳的刀片,將眼睛劃開一道縫,將已經變成乳白色不透明的水晶體移位,推入眼球裡面,使得全盲的視力可以部份恢復,而此一方法就稱為「Couching」。

二千年過去了,上述的方法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只是刀片變薄變小了,手法較精細而已。白內障這種危險的手術只能拖到水晶體完全「熟成」(即完全變白不透明),才讓外科醫師與病人願意冒風險,因為病人可能在術後感染或甚至喪命。

雖然在18世紀,法國的醫師設計更精巧的工具,使病患能夠在不傷及眼球及角膜的情況下整個摘除白內障,但根本的問題仍存在,就是沒有合適的「人工水晶體」讓病人真正恢復視力,重見光明。

 

二次大戰發現人工水晶體

人工水晶體到何時才發明呢?必須拜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虎克戰機之賜,原來它的駕駛艙透明罩在作戰爆裂開時,刺穿了多位飛官的角膜,碎片都留在他們的眼球裡。

負責治療這些飛官的英國皇家眼科醫師黎得利發現,這些碎片竟可以相安無事留在病人的眼球裡,於是利用它的成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稱PMMA)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水晶體。

1949年,一位45歲中年婦人在倫敦的聖湯瑪士醫院移除白內障之後,被植入上述的人工水晶體,眼睛重獲光明、視力清晰無比,才讓白內障的問題不再困擾著醫師,而且日後因材料科學的進步,讓今日的眼科醫師施行這種手術有如家常便飯般。

看到這段白內障手術的歷史進程,你是否會和我一樣感到十分驚奇呢?驚奇的並不是人工水晶體的發明,因為有太多的醫學發明與療法的進步都是無心插柳的作為。而我想說的是,如果人工水晶體早點發明,是否會改變莫內的畫風呢?或許我們就看不到1922年那幅頗受爭議的「日本橋」,或是巴黎橘園美術館鎮館之寶的「睡蓮」了!

 

本專欄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上一則 看更多 下一則